Q:侵害民營企業利益和企業家人身安全的刑事犯罪都有哪些?
A:侵害民營企業利益的刑事犯罪主要包括:盜竊、搶劫、詐騙、尋釁滋事、聚眾斗毆、強迫交易、非法拘禁、故意毀財以及侵害民營企業的惡勢力團伙犯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侵害企業家人身安全的刑事犯罪主要包括:敲詐勒索、故意傷害、綁架、殺人等威脅企業家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犯罪。
Q:公安機關打擊防范涉企刑事犯罪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A:在偵查打擊方面:凡發生涉企犯罪案件,屬地公安機關將依法受案立案,及時開展現場勘查,調用偵查資源,綜合運用偵查措施手段積極開展偵破工作,及時偵破案件,同時積極追繳贓款贓物,最大限度的為企業挽回損失。對于重大案件,將由省公安廳掛牌督辦,加強指導督導,確保快偵快破。在犯罪預防方面:指導民營企業建立健全內部安全保衛組織和制度,強化內部安全保衛責任措施的落實,在有條件的企業內部強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主動防范和抵御非法侵害的能力。定期到民營企業開展法律、內部安全保衛和消防安全知識講座,指導和協助企業開展防盜反騙演練,增強企業內部安全防范能力。在規范執法方面:公安機關將嚴格按照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凡涉企執法活動,堅持保護為主、扶持為主、教育為主、調處為主,平等對待大型企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依法提供及時有效的保護和服務。在案件偵辦過程中,辦案單位將嚴格執行辦案公開制度,隨時接涉案企業的詢問,回告案件的查辦情況。
Q:省公安廳掛牌督辦案件的標準是什么?
A:案情重大、復雜,造成嚴重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或者案情特殊,引起廣泛關注,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案件,省公安廳將會掛牌督辦,落實責任領導,組成強有力的專案組,開展專案偵查,盡快將案件查清查透。
Q:請介紹一下電信詐騙等新型犯罪對企業的危害、特點及防范對策?
A:一些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財務人員由于日常經濟交往活動頻繁,接觸人員復雜,極易成為電信詐騙犯罪的侵害目標。近年來,遼源、延邊等地先后有多家企業的財務人員,被犯罪分子冒充司法人員和企業老總實施詐騙,給企業造成巨額經濟損失。單案損失最大一起案件被騙金額達526萬元(2015年東豐縣鐵合金廠財務人員被人冒充公檢法人員詐騙)。詐騙分子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公民個人信息,一旦發現有人從事財務工作或是企業老板,便會通過QQ、微信等社交媒體關注其日常工作生活情況,利用掌握的真實信息實施精準詐騙。通常的犯罪伎倆是冒充公檢法人員,以涉嫌洗錢犯罪、個人賬戶被人盜用等借口引起被害人恐慌,要求將名下的賬戶進行驗資,誘騙被害人將錢轉入安全賬戶或提供銀行賬戶驗證碼,進而將錢騙走。還有一種常用手段是冒充公司老總,以電話、QQ、微信等方式通知財務人員進行轉賬,甚至專門偽造一個微信群,設計企業人員內部通化場景,以企業老總身份通知財務人員轉賬。防范電信詐騙犯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嚴格履行財務制度,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企業要建立完備的財務制度,轉賬、匯款需通過嚴格是審批流程,對于確因特殊情況無法當面審批的,應通過本人常用電話進行核實后再轉賬。同時,公檢法等司法機關絕不允許設立安全賬戶,也不會采取電話辦案的方式開展偵查取證。請廣大企業和社會各界提高警惕,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短信,防止泄露個人信息,向陌生賬戶轉賬前請謹慎核實,遇到詐騙時請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Q:民營企業從業人員落戶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A:為方便民營企業從業人員在居住地、工作地落戶,我們取消了對這部分人群居住和繳納社會保險年限的限制條件,規定民營企業法人憑營業執照,企業招聘的大中專院校畢業生、技術技能人才憑畢業證或技術技能證書,普通職工憑勞動合同和職工名冊即可辦理本人以及共同居住配偶、子女、父母的落戶手續。此外,針對民營企業從業人員工作、居住較為集中這一特點,我們還規定民營企業憑營業執照即可申請設立單位集體戶口,方便企業員工就地就近辦理戶口、身份證等相關業務。
Q:辦理戶政業務“綠色通道”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A:戶政業務“綠色通道”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在全省戶政大廳開設民營企業辦事專用窗口,為企業員工辦事提供預約服務、上門服務、延時服務、留辦服務、代辦服務,最大限度地方便民營企業從業人員辦理居民身份證、居住證和戶籍業務。二是縮短業務辦理時限,民營企業從業人員申請異地辦理居民身份證的,公安機關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證件制發。民營企業員工辦理居民身份證的,只需提供單位用工證明即可,辦理時限由15個工作日縮減為5個工作日。
Q:公安邊防網上辦事大廳都能受理哪些業務,出入境過程中,哪些業務可網上辦理?
A: 公安邊防網上辦事大廳于2017年1月1日正式上線啟用。目前可受理漁船民管理和出入境旅游團網上報檢業務。各經營境外游業務的旅行社可通過該辦事大廳預申報旅游團出入境信息,實現快捷通關。
Q:在發揮中朝、中俄邊防代表機制作用上,對民營企業跨境貿易活動可提供哪些幫助,如何保障企業境外合法利益?
A:長期以來,中俄、中朝邊防部門在聯系交往中開展了務實合作,形成了定期通過會談會晤、直接通話、信函往來方式解決雙方邊防執法合作問題的工作機制。我公安邊防部門可通過這一機制為民營企業在跨境活動中提供救助、幫助。企業在通關過程中合法利益受到刁難、非法扣押、侵犯我公民人身權利的,可通過邊檢站24小時服務熱線提出幫助請求,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與對方邊防部門開展交涉,協商解決,確保我民營企業在境外的權益得到實實在在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