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以來,全省交警部門以交安委實體化運行、實戰化應用為牽引,全力打好農村地區風險防控主動戰、源頭隱患殲滅戰、違法整治攻堅戰、集中出行保衛戰、宣傳提示陣地戰等“五場戰役”,切實維護了秋收期間道路交通安全暢通有序。
行動期間,全省農村地區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60.5%,未發生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交通安全形勢持續平穩向好。
打好風險防控“主動戰”
各地各部門按照省交安委保秋收方案要求,強化部署、成立專班、明確任務,細化措施、扎實推進。松原、長春、四平等地通過召開交安委專題會議、建立聯動機制等形式,高位推動秋收期間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他們綜合分析研判秋收期間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風險要素,進一步摸清重點人員底數、重點車輛信息和重點路段范圍,為針對性采取管控措施提供了精準參考。
白城、長白山等地會同農業農村部門,走訪水稻田、經濟農作物等集中種植大戶,提前掌握務工意向。長春、四平、遼源等地研判分析秋收期間交通事故特點,對高風險路段因地制宜、精準管控。
他們還通過實地檢查、通報約談、掛牌督辦等多種形式,強力督導、狠抓落實。長春組成聯合督導組,先后16次深入主要點位檢查“勸導站”設置情況和“兩站兩員”、“一村一警”作用發揮情況。遼源成立督導專班,多次深入鄉村道路開展督導檢查工作。
打好源頭隱患“殲滅戰”
各地持續推進農村道路隱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行動期間,全省共排查治理隱患654處。通化排查治理農村公路隱患路口路段238處。白山在全市農村隱患路口推廣使用安裝電子勸導員設備,實現重點部位24小時勸導監控。
按照“三見面一建檔”要求,各地加大推進拖拉機無牌無證隱患治理,累計排查建檔無牌拖拉機23.01萬輛,全部粘貼反光標識。通化排查無牌拖拉機、變型拖拉機3.87萬臺,簽訂安全責任書2.2萬份。白山對不符合登記條件但能繼續使用的847臺拖拉機予以編碼管理,依法注冊、報廢無牌拖拉機1130臺。
各地還不斷推進高風險運輸企業隱患治理工作,全省清理高風險運輸企業278家,整治重點隱患車輛3440臺、不合格駕駛員2178名,高風險企業存量下降27.2%。
長春、吉林、四平等地集中曝光高風險運輸企業及其所屬重點車輛、重點駕駛人,有效震懾嚴重違法行為。遼源、松原、白城等地聯合職能部門開展綜合執法,倒逼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打好違法整治“攻堅戰”
緊盯“一早一晚”重點時段,全省交警部門組織開展“晨昏行動”,嚴厲打擊農村公路“雙違”,累計查處農村公路“雙違”違法行為9313起。
長春按照每20公里一臺警車、24小時勤務的標準,強化縣級以下公路管控,確??c見警察、路段見警車、重點部位見警燈。松原建立系統預警、現場攔截、溯源查處的工作機制,查處農用車和貨車違法載人119起。
各地守住固定治超站,加密流動治超點,開展聯合治理貨車超限超載行動,共查處貨車超載違法行為3.6萬起。伊通縣派駐警力監管貨運源頭裝載企業,發現運輸車輛超載的違法行為立即返回,堅決杜絕超載車輛出場運輸。
緊盯超員載客、違法載人、嚴重疲勞駕駛、涉證嚴重違法等重點風險車輛,開展精準查緝。全省共預警重點車輛119輛,攔截查處117輛,攔截率達到98.3%。
打好集中出行“保衛戰”
針對秋收季節農民群體性、潮汐性流動特點,各地不斷優化農村客運交通組織,及時協調班線客車、公共汽車等運力,通過新開線路、延長線路、點對點預約等方式,累計發送秋收運輸服務保障車輛2797臺次、運送農民5.5萬人次。
各地積極優化農民出行保障方式,提供運輸服務車輛,由縣鄉村合理調配,緩解農民務工出行難問題。四平農業農村、交通運輸等部門每天保證219臺次客運班線通往各鄉鎮農村,統籌調度141臺車輛,用于點對點服務農民秋收出行。
依托交警執法站、農村勸導站,優化交通服務保障措施,主動為農民春耕提供服務,隨時接受群眾求助,必要時派警車護送。
四平、白城等地組織專門警力逐戶登記農民群眾出行需求,對路途較長、人數較多的,采取警車護送、事前勸導等措施,解決農民群眾集中出行難題。
打好宣傳提示“陣地戰”
全省交警部門持續推進 “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講,緊盯農村集市、集中農忙、節假日等重要時間點段,開展集中宣傳1562次,發放宣傳資料63.2萬份,懸掛宣傳標語和條幅13426個。
各地認真梳理近年來本地農村地區農用車違法載人、面包車違法超員等亡人事故典型案例,制作農村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講原因、講后果、講責任、講防范,在縣鄉村三級多渠道滾動播放。
延邊組織民警深入村鎮、田間地頭等地點,向村民宣傳公路上堆放作物、打場曬糧、超高超寬運輸農作物的危害性,加強警示提示震懾作用。
各地緊盯鄉鎮村屯、農場果園、勞務市場、用工企業,發揮宣傳小分隊、“交通安全大篷車”機動作用,對集中務農務工人員,開展點對點宣傳提示教育和風險預警。